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歷史軍事

仲夏五月,天青日烈,幾縷細風,難驅暑意。 遠山綿延,有桃李橘杏依山而生,清流潺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95章 江北兵動

漢祚高門 by 衣冠正倫

2019-5-17 15:13

  沈哲子眼下也算是壹方軍帥,主持指揮過數場戰事且戰績不俗,但至今不敢稱知兵。在許多軍務細節上,都還要像麾下壹眾宿將請教。
  至於圍繞在他身邊這壹眾世家子弟們,大多連正式的軍旅經驗都無,即便誇誇其談,也都流於紙上談兵。許多自以為高妙的計策,根本就沒有施行的可能,多有荒誕不經之談。
  沈哲子認真傾聽的姿態雖然水分頗大,但也並不覺得此事有多好笑。這世上最好笑的事情,莫過於胡虜肆虐中原,王業偏安壹隅,高位者卻能假作天下無事,終日袖手空談玄虛神仙之說。
  執迷玄虛、蔑視武功,積弊已久的世風,並不能靠區區幾場勝仗就能扭轉。眼下這些年輕人們勇談武事,難免還帶著壹些虛亢的味道。但誰也說不準,未來這種虛亢誇武的風氣為否轉變成為切實可用、昂揚向上的尚武精神。
  聽這些年輕人各陳己見,沈哲子益發堅定了不能將這些人付以大用的想法。若是壹旦讓他們掌握了軍權,那麽可不就只是過過嘴癮那麽簡單了。便如庾亮剛愎自用,致使江東大亂的前車之鑒,在嘴上功夫沒有落到手上功夫之前,還是要慎重取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冠帶之家,惟禮、兵相傳,勤用所學。如此才能上不負君王,下不棄黎民;前不辱於祖宗,後不愧於兒孫。諸位皆良學於此,可謂知智深遠,今日所聞諸多妙論,使我受益匪淺。”
  耳邊諸多喧嘩,足足過了壹個多時辰才漸有消停,沈哲子這才笑語開口,倒也並不直言眾人所言多錯謬,只是嘆息道:“然則方今之世,胡虐中原,乃千古未有之大變數,《春秋》未載之大悲哀。何以胡虜小患竟成傾天之大禍?前賢未有教我,至今仍是迷茫。”
  “用事以來,不敢冒進,唯以謹慎之心,而持王師雷霆之勢,小得淺功,乃是惡胡天厭,不敢自美。早年奴賊勢大,天意莫測,如今兵鋒利磨淺用,總算小窺天意仍眷晉祚。有識者皆奮誌昂行,可知奴滅未遠。”
  講到這裏,沈哲子便又躍上高臺,對眾人大聲道:“諸位自備甲兵,入鎮共襄奇功,我是倍受鼓舞,不敢偏望自專。然則戎事終究不敢悖於禮,王師征討僭越之賊,尤以堂皇正道而自勵自勉。”
  “所以,今日於此校場選將,仍要恭於禮教之下。若有世祚繼嗣之選,中正評品之士,只能厚禮送出,不敢旗鼓之下作小卒遣用。”
  校場內眾人聽到這話,其中相當壹部分都流露出失望之色。他們當中不乏世祚傳承的繼承人,而且凡有家聲舊望之人,也多早已入品待用。可是現在沈哲子直言這壹部分人俱都不會收錄入軍,直接就將在場相當壹部分拒之門外了。
  沈哲子這麽做也是無奈,世道鄙武之風由來已久,因為鄙視得多,所以不乏人將武事當作壹件簡單小事,沒有足夠的敬畏之心。
  這當中尤其以世族子弟為甚,他們即便不從軍,也有別的出路,今次鼓噪投軍,更近似壹時任性沖動之舉。無論如何,沈哲子也不能將北伐大業托付這些人手中!
  所以他也是煞費苦心,用壹個禮教名分將這些人給拒絕,免得誇誇其談之輩玷汙了他好不容易經營起的隊伍,也避免了挫傷這些人的熱情。
  當然並不是說世家子弟不能軍用,但眼下這群情洶湧的情況,壹個個瞪著眼下壹刻就要將石世龍抄家滅族,鬥誌昂揚得很,也不容許沈哲子仔細甄別其中可用之才。等到日後他有了更高的權威和話語權,才能從容揀取其中可用之士。
  且不說壹眾投軍無望的世家子弟,倒是壹眾無舊聲可誇的寒門子弟們心情變得火熱起來。然而他們也高興未久,接下來沈哲子就要讓他們見識到軍事殘酷的壹面。
  稍作停頓之後,沈哲子便示意今次跟隨返回的韓晃與莫仲出列。這個莫仲本來他是不知其人,還是胡潤力舉才讓沈哲子得知他麾下居然出現這樣壹個足夠勵誌、可稱榜樣的人才來,自然要將其人身上的價值挖掘出來。
  “兵者兇事,絕非只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戰陣慘烈,流矢亦能奪人性命。甲盾雖堅,未必能夠庇護無傷。我麾下此將莫仲,本為士家子弟,但向來不以出身為鄙,每臨戰陣,忠勇敢戰,多有先登陷陣之功,如今已成六等襄武,軍主之選!”
  沈哲子講到這裏,便轉望向莫仲,笑語道:“莫仲,可敢在壹眾同袍面前,與韓侯稍作演武?”
  身受眾人矚目之眾,莫仲不免稍有局促,但見沈哲子滿眼勉勵之色,還是振奮精神上前拜道:“末將領命!”
  韓晃早已持弓站在了數丈之外,莫仲領命之後便也背身而行,站在了校場空地上。
  眾人正滿臉疑惑的觀望,而後便聽韓晃驀地短笑壹聲,繼而便引弓扣弦頻頻疾射,數支利箭幾乎不分先後的直望莫仲所立的方向飛射而去!
  “壯士小心!”
  圍觀眾人見狀後多有大驚失色,有人已經忍不住驚呼示警。
  然而莫仲站在原地卻壹動不動,任憑那幾箭當面射來。箭矢飛快,肉眼幾乎難以捕捉,只聽篤篤幾聲輕響,箭矢俱都釘在了莫仲身後箭靶上。
  眾人再轉眼望去,只見本以為應被利箭摜體的莫仲竟毫發無傷的站在原地。原來那幾箭看似直射莫仲,其實只是擦身而過而已!
  “韓侯神射!”
  圍觀眾人醒悟過來之後,紛紛擊掌叫好。然而韓晃卻不為所動,只是低吼壹聲:“再來!”
  話音未落,又是幾箭脫弦而出。可是這壹次箭矢卻無花俏,是直接射向了莫仲其人。這壹次響起的是壹聲悶響,莫仲後背直接撞在了箭靶上,然而身體仍未遭受箭傷。原來就在這間不容發之際,莫仲舉起臂盾,將箭支格擋擊飛,但身體還是被箭支余力撞得後退數步!
  “好壯士!”
  周遭響起壹陣雷鳴般掌聲,眼見此幕者無不大感刺激。韓晃那神乎其技的箭術他們已有所見,心中不免自忖若是換了自己面對,未必能如莫仲壹般冷靜敏捷、箭下逃生。
  “上馬!”
  韓晃也知駙馬是有意重用這出身貧寒的勇將,兩輪箭射之後便將手壹招,旋即便有兵眾牽來兩匹戰馬。兩人各自翻身上馬,便在校場內壹追壹逃的開始對射演習。
  於是在眾人的視野中,這兩人壹前壹後,或追或逃,足足演練了小半刻鐘。眼看到他們各自在馬上格擋各自所射出的箭支,諸多危險精妙的對碰,偶有刺激驚險壹幕,初時還有人拍掌喝彩,可是看到最後,已經不乏人額角湧現冷汗。
  兩人箭壺射空之後,才勒馬返回。這時候場中已是鴉雀無聲,或有余悸或有所思。
  這時候,沈哲子才又公布了最後壹條的選拔演練,就如二將先前所演,步戰、馬上對射格擋。當然他們所用箭支不可能是真的,俱都卸了箭簇以白灰裹桿,壹旦失手,便會在身上留下痕跡。
  這標準相對於普通的募兵自然要苛刻得多,單單騎術壹項便足夠考驗人。
  不過這些人能夠自備弓刀,率領義從投軍,無論世族還是寒門,肯定都是有家底的。而他們壹旦入伍,自然也不可能如普通兵卒壹般待遇,肯定各統部曲擔任兵長,所以要求自然也要高得多。
  如此重選之下,最終得以入伍的卻不足五十人。
  其實這些前來投軍者,單以武技而言,其實遠勝於尋常根本沒有操練的小民壯丁,但先是被沈哲子用禮教隔離出壹批,又用這種直觀性命威脅的方式嚴苛挑選,還能有五十人入選,已經超出沈哲子的預料良多。
  當然這壹部分人,單以武技而言,已經足堪可觀。所以入伍之後,各依表現優劣,最低都是掌管三百人的兵尉等兵長之職。
  其中壹部分留在梁郡繼續組建兩軍,交由庾條統領,維持梁郡的防務,也作為淮南軍的後備隊伍。
  至於另壹部分,沈哲子則準備帶回壽春,安排在他麾下軍伍中,作為中層將領磨練,日後再擇優提拔。
  至於那些無緣入伍的世家子和落選者們,沈哲子也並沒有完全放棄。他們所帶來的家兵義從們,如果願意從軍,也都盡數接納。
  這些人本人如果願意留在淮南和梁郡,雖然不入伍上陣殺敵,但是在屯墾建設等內務方面,也都有大量的位置可供安排。在這方面而言,世家子弟因有家學傳承,天然便有優勢。雖然未必精通庶務,但只要這些人有心任事,沈哲子也願意給他們提供壹個機會和平臺。
  如此壹來,這壹樁事算是解決了。沈哲子正打算集中精力與江東各家討論運輸資用的問題,可是壽春方向卻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南陽、譙城、彭城等方向敵眾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集結,似乎將要大舉南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