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妻如雲

上山打老虎額

歷史軍事

  史上最具藝術天賦的大盜,來到了北宋徽宗四年。   身為祈國公府仆役,沈傲很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二十四章 欽賜

嬌妻如雲 by 上山打老虎額

2018-7-16 18:27

  春天日頭起的早,到了卯時的時候,太陽便初露了端倪,揭開了這拂曉的黑暗。
  清晨的風兒有些冷,因此出門的都特意加厚了衣衫,蔡府門前,壹頂小轎已經等候多時,等到蔡京披著件大髦出來鉆入轎子,便迎著天際那壹道曙光,朝著皇宮去了。
  幾十年的習慣,蔡京總是最早到的,等他轎子停穩了,接著便是衛郡公,祁國公的轎子紛紛抵達,好像是論資排輩壹樣,多少掐準了時間,誰也不會早來壹分,也不會來遲壹步。
  蔡京從轎中出來,臉上布滿風霜,看到遠處幾頂轎子停穩,也不去招呼,望著這巍峨的宮墻發呆。
  今日的廷議,足以讓所有朝臣期待無比,有激動的,有緊張的,不壹而足,那些剛剛步入官場的人或許還是懵懂,可是但凡能在班中有壹席之地的人卻都知道,今日幹系著壹個郡王和壹個太師的對決,鹿死誰手,就看今朝了。
  三三兩兩的轎子來的越來越多,所有人落了轎,出奇的沒有去鼓噪,也沒有去交頭接耳,都是立在壹邊,屏息等候。
  蓬萊郡王若是完了,武備學堂會如何?舊黨該如何?泉州那邊的海事肯定也是要荒廢的。可要是太師倒了呢,當今官家的性子大致的人都能摸出壹點端倪出來,最是怕麻煩的,那麽接下來,首輔的人選會上誰?沈傲是不可能了,新黨倒是有幾個,就是不知官家怎麽想。
  所有人此刻都在胡思亂想,在這漩渦之中,誰也別想抽身,這個時候若是壹招不慎,或許就是身敗名裂了。
  蔡京正想著心事,這時候卻有個笑吟吟的人躡手躡腳的過來,這人外表俊爽,如沐春風,淡淡向蔡京道:“太師來的早。”
  這是最基本的寒暄,可是蔡京對這人,卻是壹絲怠慢也沒有,朝他笑呵呵的拱手道:“士美守制三年,回到汴京,為何不來老夫這裏坐壹坐。”
  這叫士美之人命叫李邦彥,這李邦彥的本事便是蔡京見了都得小心翼翼,此人雖然也是進士出身,卻因為生長在市井,習慣猥褻卑鄙,應對便捷。善調笑謔罵,能踢蹴鞠,經常以街市俚語為詞曲,人爭相傳唱,自號李浪子。有人彈劾其行為不檢,此後罷官,後來又不知什麽原因,又復為校書郎。不久以吏部員外郎領議禮局,出知河陽,召為起居郎。宣和三年的時候,更是壹發不可收拾,壹舉進尚書省,成了尚書右丞,只是那時候因老父病死,不得不離京守制,這個時候恰好回京,又因為尚書省出了空缺,直接拔耀做了尚書左丞。
  換作是兩年前,壹個尚書左丞,蔡京看都不願意看壹眼,可是這時候,蔡京卻不能怠慢了,如今的蔡京再不是攬三省事的太師,石英占住了中書省,他手裏頭不過壹個門下,這個時候,李邦彥的態度,就變得極為重要。
  甚至可以說,三省之中,李邦彥倒向哪壹方,都足以影響整個朝局。偏偏這不這個李邦彥無所建明,惟有阿諛諂媚,原本也是蔡京的門下,可是這李邦彥又因為壹向和舊黨另壹幹將王脯不睦,如今王脯雖是被沈傲鏟除,這壹份芥蒂還在,所以蔡京到現在,還不明白這李邦彥的心思。
  李邦彥為人最善奉承人,不少人爭相為他說好話,如今守制回來,壹舉成了汴京大佬之壹,不容小覷。
  他笑吟吟的對蔡京道:“門下怕擾了太師的清凈,所以壹直不敢冒昧造訪。”
  蔡京呵呵壹笑,誠摯的道:“妳我相識十幾年,說這個就見外了,如今妳已貴為尚書丞,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
  寒暄了幾句,都是官面上的平淡話,這李邦彥笑嘻嘻的道:“那改日門下登門。”說罷,腳步壹轉,便又湊去和不遠處的石英招呼了。
  石英與李邦彥,說關系也談及不上,可是尚書丞拋出橄欖枝,卻又不得不放下身段。李邦彥笑吟吟的道:“郡公三年不見,越發的精神了。”
  石英只好和他寒暄,李邦彥如市井無賴壹般的苦笑道:“下官早想與郡公親近,只是冒昧登門造訪,就怕唐突了郡公。”
  石英笑道:“士美要造訪,舍下蓬蓽生輝都來不及,還說這等話做什麽。”
  李邦彥眼眸壹亮,立即道:“改日壹定造訪。”嘻嘻哈哈的又道:“離京三年,早已物是人非了。”
  正說著,卻是沈傲打馬過來,別人都是有規矩的出現,可是沈傲卻不同,今日是這個時候,明日說不準又是最先到,令人捉摸不透,不過這種官場的規矩,沈傲不搭理,誰也拿他沒有辦法。
  李邦彥看到了沈傲,頓時小跑著過去,拱手道:“王爺。”
  沈傲呆住了,做了這麽久的官,還真沒見過這麽殷勤的,當著這麽多人的面,大家點點頭,示示意也就是了,做官嘛,當然要矜持壹些。這家夥……哪裏冒出來的。
  他翻身下馬,按著尚方寶劍打量李邦彥壹眼,這人生的倒是不討厭,且笑起來雍容華貴,也不見什麽諂媚,只是太唐突了壹些。便道:“嗯,好。”
  管他認識不認識,招呼壹下也就是了。
  誰知道李邦彥笑吟吟的道:“王爺大恩大德,士美銘記在心,改日壹定登門謝過。”
  沈傲壹頭霧水的與石英對視壹眼,慢吞吞的道:“怎麽?本王給了妳什麽恩德?”
  李邦彥肅然道:“王脯此人多智善佞,下官與他早有嫌隙,王爺壹舉令那王黼致士回鄉,下官雖在鄉守制,卻是鼓舞萬分,因此今日特來謝過。”
  沈傲撇撇嘴,心裏想,什麽東西,拍馬屁拍到本王頭上了,和他呵呵哈哈壹下,也不多理會,便去尋周正說話了。
  這時宮門終於開了,大家魚貫而入,李邦彥追上來,對沈傲道:“王爺,下官聽說王爺也好蹴鞠之道,曾指點過晉王蹴鞠隊,不知此事當真嗎?”
  沈傲道:“玩玩而已。”
  李邦彥笑吟吟的道:“下官倒也知道壹些蹴鞠之法,下壹趟還要向王爺指教。”
  進了講武殿,所有人按班站立,趙佶偏巧這時候冕服正冠上了金殿,張望壹眼,目光落在沈傲身上,也不說什麽,只是抿抿嘴:“諸卿有事要奏嗎?”
  “微臣有時要奏!”站出來的卻是禮部尚書楊真,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楊真慨然道:“微臣聽說,蓬萊郡王遞來壹份西夏國書,可有其事否?”
  這老家夥倒是頗有聲勢,當著皇帝的面問是否有其事,膽子夠大的。沈傲抿抿嘴,心裏想。
  趙佶挑挑眉:“確有其事,朕今日也打算提及,怎麽,楊愛卿有話要說?”
  楊真道:“微臣還聽說,這份國書,西夏人處處得寸進尺,罔顧我大宋天威,微臣還要問,可有其事嗎?”
  問到這個地步,所有人的心都不由得提起來,想不到廷議剛剛開始,便進入了正題,居然不是沈傲和蔡京先挑出來,而是壹向不顧黨爭的楊真率先提及。
  趙佶雙眉壹挑,顯然對楊真的態度有些氣惱,壓著怒火道:“沒錯,這份國書,朕已經準許了。”
  話音剛落,滿殿嘩然,壹時竊竊私語之聲傳出來,大家震驚的不是國書,而是趙佶對沈傲的態度,難道這沈傲的聖眷,當真到了古今未有的地步?
  蔡京臉色壹變,深望了沈傲壹眼,此刻的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為何結局會是這個。以他對趙佶的了解,沈傲拿出這份國書,在趙佶眼裏不啻於背信棄義,盛怒之下,便是殺頭也是常理之中,驅逐回西夏也算是顧全了情義。為何趙佶回答的這樣輕巧,而沈傲,居然還能安生的站在這裏?
  壹定有什麽疏漏,可是疏漏在哪裏?他壹時呆立不動,整個人仿佛蒼老了十歲,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而這個時候,已經有了躍躍欲試了,終於有人站出來道:“蓬萊郡王是宋臣還是夏臣,何以為西夏向我大宋索取好處,陛下,微臣懇請立即拿辦沈傲,治不忠不義之罪。”
  “微臣附議……”
  “臣附議……”
  “陛下待沈傲恩重如山,如今沈傲為壹己私利,卻以西夏來要挾我大宋,是可忍孰不忍,這西夏國書,萬不能成全。”
  ……
  趙佶深望了殿下壹眼,無動於衷道:“朕如何做,還要妳們來教?來,念旨意。”
  原來有旨意……
  所有人都是屏息不動,且看這旨意是什麽。
  楊戩站出來,拿出壹張聖旨,慢吞吞的念道:“制曰:蓬萊郡王沈傲有大功於朝,朕念其勞苦功高,可以授予官庸,以激勵於忠勇之士也,朕將於此觀爾,有行,欽賜平西王……”
  “……”
  聖旨念出來,滿殿皆驚,那此前反對之人,都是壹下子呆住。
  蔡京臉色蒼白,額頭已是冒出冷汗,縱然他翻雲覆雨數十年,可是今日,卻實在是摸不著頭腦,破綻在哪裏,這其中到底出了什麽變故。
  可是越往深想,越是想不通。
  沈傲已經站出班,朗聲道:“微臣何德何能,斷不敢受此厚賜。”
  有人不由道:“親王之爵,壹向不授予宗親之外,陛下便是要獎掖沈傲,也斷不能壞了祖制。”
  說話之人,明顯是個年輕的官員,朝中的大佬們好奇的看著這家夥,心裏都在想,既然旨意出來,說明宮裏已經有了決斷,妳這時候站出來,豈不是找死?
  這官員見無人附和,竟也壹下子呆住,原以為自己仗義執言,能引起無數人附會,誰知卻是這個樣子。
  趙佶冷聲道:“妳叫什麽名字,官居何職?”
  這官員呆了壹下,伏拜於地道:“微臣柳生,官授工部郎中。”
  趙佶淡漠的道:“罰去交州,下去。”
  隨即又道:“朕意已決,諸卿不必多言。”繼續向沈傲道:“沈卿有大功於朝,乃國之梁柱,朕倚賴甚重,誰再胡言非議,朕絕不輕饒。”他不待群臣有所反應,已是拂袖而去。
  所有人都呆住了,可是大家都知道,勝負已定,蔡京落了下風。
  聰明的,已經朝沈傲擁簇過去,紛紛道賀,什麽祖制,連官家都不放在眼裏,再多說,烏紗帽保住保不住都不能夠,何不隨波逐流,哪管的了這許多。
  倒是楊真這般的,這時候卻是冷笑著站起來,嗚呼壹聲,快步出殿。
  蔡京這時候卻是醒悟過來,明明這麽好的機會,卻是錯失,沈傲非但沒有動搖,反而更加穩健,這場爭鬥,似乎已經結局可料了。深望沈傲壹眼,心裏已經明白,沈傲下壹刻必然會出手,自己若是沒有防備,只怕這最後的晚節,要落在他的手裏。
  正在這時候,楊戩道:“陛下有口諭,沈傲和蔡京留下,其余人散了。”
  沈傲笑吟吟的應了,謝過了這些來道賀的,與蔡京對視壹眼,不顯山露水的笑了笑,這時那李邦彥過來道:“恭喜王爺,王爺升遷之喜,少不得要擺桌酒來教我等吃壹頓才是。”
  沈傲對這人有些厭惡,哼哼哈哈了壹句:“下次再說。”
  便與蔡京兩個,互不作聲的朝後殿去了。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