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大明

官笙

歷史軍事

淩晨,京城筆架山,礦洞。
“老朱,我們這樣偷偷的來,教授不會罵我們吧?”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57章 閑聊下的大事

獨斷大明 by 官笙

2019-5-16 19:14

  對於倭國的事情,大明朝廷仿佛熟視無睹,依舊在集中精力,推進既定的改革計劃。
  這些計劃看似紛亂雜緒,卻也息息相關。
  孫傳庭全副精力的在推動方方面面的發展,盯著主要幾個方向,不顧壹切阻攔,甚至於蠻橫的去處理。
  在他的壓力下,督政院,大理寺等似也不再怕得罪人,鞏固省壹級的權利後,便向著府壹級推動,由於新上任的知府陸續就位,各方配合之下,“吏治改革”在短期內,仿佛突然間有了可喜的發展。
  年近年終,孫傳庭等人的事情更多,連帶著整個京城都放入進入了某種緊張的節奏,每壹個人都來去匆匆,好似都有壹堆事情要去做。
  張國維去了壹趟遼東,見了楊嗣昌,不知道他用什麽辦法,真的說服了楊嗣昌,與他壹起聯名,給內閣上了壹道奏本,闡述了倭國的各種厲害關系,呼籲內閣對倭國勒緊政策,並且盡快調走多爾袞,以免釀出大禍。
  他這些話,有理有據,也反映了某些現實。面對兵部尚書與地方大都督的同時上書,孫傳庭也無法壓,內閣,六部的壹些大員都知道了。
  這裏面自然有不少聲音出現,尤其是對多爾袞,女真有惡劣觀感的官員,更是接連上書,怒斥多爾袞的狼子野心,甚至還有人公然要求,將女真滅族。
  內閣,偏房。
  這裏是閣老們出班房休息,閑聊的地方。
  這會兒,除了孫承宗外,所有閣臣都出現在這裏,或許是“新政”進展的相對順利,眾人心情都很是不錯。
  沈珣抱著茶杯,笑著說道:“張玉笥這次倒是學聰明了。”
  玉笥,張國維的字。
  張國維利用這次倭國之行,與楊嗣昌聯合上疏,而後又上書帥府,乾清宮,可以說,狠狠的出了壹次名。
  不少官員對他的印象大為改觀,在朝野頗得贊許。
  趙晗吃了口點心,道:“吏部那邊的考核文檔,昨天又更新了壹次,對十幾個人的風評從中,改成了中上。”
  周應秋神色不動,道:“遼東那麽新推薦了不少人。”
  言簡意賅,透露的事情可大可小。
  都是由張國維此事引發的。
  汪喬年倒是搖頭,道:“張尚書這件事做的也沒錯,遼東幾省大理寺推進的最好,年底前,我會發文表揚。”
  靖王也跟著道:“確實如此,要論‘新政’推進最好的,首推遼東三省,該表揚的,咱們不能吝嗇。”
  這裏說是閑聊,休息的地方,但這些人哪裏會真的閑聊,妳壹言我壹語,都是事關朝野的大小事情。
  傅昌宗近來越發的謹慎,從不肯多言,這會兒也是抱著熱水袋,捂著手,沒有說話。
  孫傳庭漫不經心的吃著點心,對於這些議論,他也只是平平淡淡的道:“先不管張玉笥的小心思,他這份奏本,我們要怎麽處理?”
  張國維這次的動作很大,明擺著要借此機會露壹把臉,搶壹波聲望,直接的就將多爾袞這件事擺在了明面上。
  女真可以說壹直大明朝野某些人的心頭刺,早就要除之後快,現在逮到機會,自然眾人拾柴火焰高,逼得內閣不得不表態。
  趙晗看了幾人壹眼,道:“多爾袞的作用,在座的心知肚明,這件事還是要冷處理,內閣頒布幾道命令,平息事態,我出面找張尚書談談,要他不要追著不放。”
  沈珣卻搖頭,道:“張玉笥好不容易抓到機會,怕是不會那麽容易罷手。”
  作為畢自嚴政治遺產的接收人,張國維上任兵部尚書以來壹直備受壓抑,孫傳庭甚至要對兵部降級,如此情形下,不管是自保還是謀求更多,他都不會輕易罷手。
  問題是,張國維到底有沒有看清楚,多爾袞以及女真騎兵是乾清宮手裏打磨多年的刀。乾清宮沒打算放棄之前,誰去碰都是在觸黴頭!
  孫傳庭放下手裏的茶杯,擦了擦嘴,道:“沒那麽麻煩,待會兒放出風聲去,讓他再去壹趟安南,金邊,檢查壹下那邊的軍備以及民生。”
  眾人齊齊擡頭看向孫傳庭,暗嘆這位首輔是越來越有手段了。
  派張國維去金邊,自然是沒可能的,年關這麽多事情,尤其是涉及軍方,即便孫傳庭有意,帥府那邊也不答應。
  但這個風聲放出去,張國維怕是就坐不住了,要是他真的再次出京,孫傳庭可能後面就對兵部出手,完成讓兵部與刑部壹樣,年底之前降級,成為內閣的直屬機構。
  這樣壹來,他哪裏還有心思抓著多爾袞的事情不放,搞風搞雨,給內閣出難題?
  壹群人暗自感慨,傅昌宗神色不動的看了眼孫傳庭,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這個孫傳庭越來越像乾清宮裏那位了,不管是行事作風還是手段。
  這壹招聲東擊西,春風化雨,明顯是乾清宮的慣用手段。孫傳庭,學的是惟妙惟肖,入骨三分。
  周應秋在內閣是壹個最為敏銳的人,面色如常的目觀四面,看著傅昌宗的眼神,心裏猛的壹動,繼而微沈。
  他也察覺到了,這位首輔在無聲無息的學著什麽,而且學的很好。
  有乾清宮那麽壹位,他們的壓力已經很大,再加上這壹位直屬上司,日子是越發不好過了。
  傍晚,張府。
  張國維,李幼唐,許傑等在下班後,便聚集在這裏,邊吃邊聊。
  入京述職的鳳陽府知府,楊貴瑛舉著酒杯,笑呵呵的道:“張尚書這壹招借力打力真是妙到毫巔,這下,倒是要看看,內閣還怎麽降級兵部。”
  江西參政劉臵堯跟著道:“是啊,朕要是硬來,內閣肯定會被口水淹死,在如此大事上,皇上也定然不會坐視不理。”
  許傑,李幼唐對這次張國維的表現也是刮目相看,心裏暗道難怪畢閣老會看中張國維,這個人在危機關頭,還是很有手段的。
  張國維倒是沒有春風得意,更沒有昏頭。他知曉多爾袞是朱栩的刀,但他總覺得,這把刀可能會失控,必須要有所遏制。
  也就是說,目前形成的對他的大好局面,並不是他刻意謀劃而來,是他在針對多爾袞壹事上的警惕做法,無意中附帶出的好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