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大明

官笙

歷史軍事

淩晨,京城筆架山,礦洞。
“老朱,我們這樣偷偷的來,教授不會罵我們吧?”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47章 局面改善

獨斷大明 by 官笙

2019-5-16 19:14

  朱慈煓小家夥懵懵懂懂,壹身太子服,跪在地上,聽著曹化淳宣讀冊封詔書。
  群臣在壹旁看著,心裏都有種大石頭落地的送快感。
  朝野壹直在擔心,擔心朱栩會重演神宗舊事,再上演壹次“國本之爭”,那就太可怕了。
  畢竟,這位不是神宗皇帝,眼前也不是萬歷朝,真鬧起來,還真沒誰阻擋得了。
  曹化淳宣讀完,便下去將聖旨交給小家夥,扶他起來,走上丹陛,來到朱栩身旁。
  待小家夥站好,曹化淳上前幾步,面對群臣,尖聲大喊:“太子立!”
  下面的文武百官,齊齊擡手而拜:“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小家夥似乎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轉頭就要往不遠處的張筠跑去。
  朱栩壹笑,拉過小家夥,將他放到身旁坐下,低聲道:“說,眾卿免禮。”
  小家夥擡頭看著朱栩,楞楞壹會兒,轉頭看著下面拜倒的數百人,小臉發白,手緊抓著朱栩到衣角,嫩聲道:“眾卿免禮。”
  他的聲音很小,還帶著顫音。
  前面的信王,孫傳庭,孫承宗等人聽到,立刻大聲道:“謝太子殿下。”
  後面沒聽到的,接二連三的“謝太子殿下”,跟著起身。
  下面還有各項儀程,其中重要的有,敬告天地,祭祀宗廟,正位東宮,接見藩國,外國的使節等等。
  小家夥很受累,如同玩偶壹般,被群臣牽來走去,壹直到晚上,足足六個時辰才算結束。
  乾清宮,大宴群臣。
  朱栩,張筠帶著小家夥,給忠臣們挨個敬酒,請他們好好教導太子,莫要拘謹之類。
  孫傳庭,孫承宗等人自然連連稱不敢,表情很是放松,沒有以往那麽嚴肅。
  小家夥畢恭畢敬的興利,脆生生的喊著“先生”。
  那些藩國,外國使臣看著這個小家夥,目光熾盛。
  這個,就是將來大明的皇帝。
  大明,何等強盛,何等富饒,不管從哪壹個角度來說,與大明皇帝有壹個友好關系都是百利無壹害。
  朱栩對外廷很多人來說,是蝸居深宮,很難見到的,對那些藩國,外國使臣更是如此。
  朱栩這壹次,在這些人之中走了壹圈,談笑從容,展示友好。
  這些使臣受寵若驚,有的人當面表達了壹些想法,謀求更多的合作,有的人則是希望單獨拜見,能與這位大明皇帝私聊。
  朱栩甄別著,明確,含混的對待,壹場晚宴,熱鬧到了深夜。
  幾個小家夥睡的東倒西歪,在他們母妃,母後身邊,已經輕輕打鼾。
  即便是太子朱慈煓,也不過才三歲,沒誰苛責什麽,乾清宮的主角,依舊是朱栩。
  十多年來,朝廷很少有這樣的盛況,朱栩倒也是開懷,杯杯酒酒的與這些人閑話。
  壹直到深夜,酒過半酣,朱栩這才宣布散席。
  壹群人酒氣熏熏的出了乾清宮,被禁衛護送著,挨個送回去。
  這次看似平靜又不同尋常的太子冊封大點,在明朝註定會有不可預測的影響。
  太子冊封之後,朝野難得的出現了壹陣平靜,這種平靜仿佛定海神針落下,鎮的海面風平浪靜,暗湧都消失了。
  到了七月,朝廷的局面陡然為之改觀,主要是夏糧的賦稅收上來了,上半年的商稅也入了國庫。
  不知道是不是孫傳庭吏治刷新起了左右,內閣,戶部等預估的夏糧只有七百萬石左右,實際上收上來的高達壹千萬石,是這幾年的最高數字!
  戶部壹些人將之歸結為地方上情勢改變,主要是貪腐受到了遏制,少去了層層盤剝。
  也有人認為,是災情在減緩的壹種跡象,或許用不了多久,這場曠日持久的天災就會過去。
  也有人認為,是“新政”起了作用,主要是那些地方上的大戶開始納稅,這多出的三百萬石,可能是他們出的。
  不管是怎麽樣,都預示著大明再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是壹個極其鼓舞人心的事情。
  孫傳庭有了夏糧,商稅的補充,壹大半撥給了皇家商貿集團,另壹部分作為各級官員的俸祿。
  總之,剛收上來的稅,只是在戶部過了壹下,轉瞬間國庫又空了。
  孫傳庭不肯向皇家銀行伸手,各種騰挪,甚至再次以內閣的名義,向全國各大商行,商會借款。
  孫傳庭權勢正隆,商業改革如火如荼,那家商人不想攀上他,在這場改革中占得有利位置,分壹杯羹。
  短短壹個月,孫傳庭再次籌集了五百萬兩,名義上是支持商業改革,實則還是盯著土地壹塊。
  隨著各地知府的不斷上任,孫傳庭對地方的控制進壹步加強,加上警備局,府督政院,稅務總局,執法局,刑獄司,大理寺等各部門的配合,用力的對地方頑固勢力進行挑戰。
  到了八月,京城上空的太陽格外的毒,仿佛只盯著紫禁城壹般,將偌大的宮城照射的仿佛要燃燒起來。
  永福宮。
  房間裏傳出撕心裂肺般的喊叫聲,壹群產婆,太醫院的女太醫來來回回,壹盆盆血水進進出出。
  朱栩坐在涼亭內,焦躁不安。
  朱慈熠站在朱栩邊上,拳頭緊握,表情緊張,死死盯著門內。
  布木布泰在生孩子,這已經壹個時辰了,還沒有出來。
  永福宮上上下下壹片忐忑,忙的大氣不敢喘。
  直到又半個時辰後,壹聲嬰啼哭聲響起,所有人才大松口氣。
  沒多久,產婆抱著孩子出來,連聲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貴妃娘娘生的壹個公主。”
  朱栩大喜,接過來看了眼,小家夥鄒巴巴的,還睜不開眼,欣喜之下,朱栩又道:“貴妃沒事吧?”
  產婆道:“沒事沒事,就是辛苦了,已經睡了。”
  朱栩點點頭,將孩子給邊上的朱慈熠,道:“照顧好妹妹,我去看看妳母妃。”
  朱慈熠接過來,看著繈褓裏的妹妹,小臉很是有些莫名的表情,接著就笑了起來,盯著瞅個不停。
  朱栩看完布木布泰,見她真沒事了,這才放心。
  後宮裏已經有兩三年沒有新丁了,這次小公主的出生,不僅宮內開心,外廷也有些異樣動作,似乎對朱栩的子嗣增添十分欣慰。
  又過了幾天,布木布泰情況穩定了,朱栩這才回到乾清宮,繼續忙他的政事。
  內閣大殿朱栩已經很少去了,主要為了孫傳庭樹立威信。
  朱慈燁已經八歲了,小家夥有些小胖,哪怕朱栩的東暖閣擺放了冰炭,坐在那抄寫的他還是滿頭大汗,潔白紙張上不時被汗濕透壹塊。
  朱栩在軟塌上,抱著涼茶,靜靜的看著朱慈燁這個小家夥。
  小家夥從小不喜歡說話,但心思通透,看東西十分準,不出言還好,壹出言必壹語中的。
  他對冊封太子壹事,心裏有沒有想法?或者有什麽想法呢?
  朱栩端起茶杯,輕輕喝了壹口,然後繼續看著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