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大明

官笙

歷史軍事

淩晨,京城筆架山,礦洞。
“老朱,我們這樣偷偷的來,教授不會罵我們吧?”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92章 涼涼

獨斷大明 by 官笙

2019-5-16 19:13

  趙源琛,趙元杉臉色微變,趙家已經很多年沒有接到過聖旨,太突兀了!
  趙源琛現在是驚疑不定,看了眼趙元杉,大步向外面走去。
  趙元杉不敢大意,扶著趙源琛,快步跟著。
  在趙府前院,壹群內監等著,每壹個都有冷意,身後還有禁衛。
  趙源琛等人來到近前,看了眼,連忙跪地。
  “趙源琛接旨。”領頭的內監聲音冷漠。身後的禁衛更是壹身煞氣,似隨時都會拔刀!
  “臣趙源琛接旨!”
  趙源琛臉色發白,他人老成精,本能就預感到不好,神色惶恐,顫巍巍地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以藐躬,得茲大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誌於大明中興,夙興夜寐。聖人前觀五百年,朕茫然不比,傾身於後。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欲磨器,聖徒相阻。朕意相罷,然,火器之利,天下皆知,大明何禁?若敵之於手,大明何抵?”
  “思之再三,豈不異於獵人去其弓箭,漁夫去其網,士兵去其刀兵,大明毀之長城?何耐兇寇?”
  “諸卿皆我大明聖賢,豈不知馬放南山?農夫與蛇?”
  “火炮之利,滿世皆知,大明盡毀,殘元再來,九邊重鎮何堪?”
  “西夷萬裏之外,火器盛於大明,他日來攻,海上長城何在?若片帆不能下海,我大明如圈養之豬狗何異?”
  “道理之粗淺,三歲孩童知之,卿等皇之而上,居心何在?”
  “倘僅是目光短淺,心胸狹隘,枉讀聖賢書,朕體諒之。若是身懷險惡之心,構陷大明,禍在當世,罪在千秋,其心當誅!”
  ……
  這道旨意寫的很直白,層層遞進,語氣不斷嚴厲,字字像著利劍壹般,刺向趙源琛的心臟,令他臉色發白,雙眼惶恐,身體顫抖個不停。
  直到最後,內監淡漠冷清的“欽此”聲落下,趙源琛還在那瑟瑟發抖,無從反應,目中盡是駭色。
  他曾今做過預測,可能皇帝或者朝廷會不滿意他的署名,但最多就口頭申斥壹番,他可以借此機會請罪,隨後安排兒子,門徒進階。
  當然,如果贊同那就再好不過!
  可是!
  他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惹來皇帝的詔書“申斥”,語氣,用詞極其嚴厲,似在眼前!
  這道旨意壹旦傳出去,別說給他給門徒安排進階,只怕他們能保住現在的位置就不錯了!更為重要的是,他積累了壹輩子的“清名”,瞬間付之流水。
  史書上肯定會有今天這壹幕,上面會怎麽記述他?
  趙源琛頭冒虛汗,雙眼大睜,臉角抽搐,呼吸急促,猛然間擡頭。
  噗!
  壹口血噴出,雙眼大睜,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爹!爹!”
  趙元杉大叫,跪著跑過去。
  趙源琛雙眼渙散,有氣無力,滿臉痘是血汙。
  趙家立即亂了,鬼哭狼嚎,大喊大叫。
  與此同時,有壹隊內監在工部宣旨,兩個員外郎跪地,聽完旨意,臉色發白,嘴角哆嗦個不停。
  壹個緩緩的趴在了地上,滿臉淒然,似哭似笑。
  這件事他本不想參與,可耐不住他的老恩師,壹直在野的壹位大儒的勸說,最終署了名。
  這壹署名,將他的前途都搭進去了。心裏不知道多少悔恨,滿臉抽搐,完全不知道該是什麽表情,想哭又想笑。
  另壹個,壹屁股坐在地上,神情恍然,目光呆滯,仿佛還沒有反應過來。
  他的父親是趙南星的半個門徒,這次是在他父親的要求下,他才署的名。
  內監宣讀完就走了,徐大化從裏面出來,臉色厭煩的對兩人擺了擺手,道:“將人拖走,他們的免職令馬上就到。”
  “是!”幾個衙役沖進來,拖著兩人走了。
  兩人依舊恍恍惚惚,被拖走了,沒有大喊大叫,沒有掙紮,倒是有些出乎徐大化的預料。
  另壹面壹群內監從壹個學院走出,身後的內監,內閣文書,禁衛二十多人,很是威風的大步離去。
  在他們身後,有壹群人跪在地上,絲毫不動。在禮制上,他們挑不出任何毛病。
  “這……這是什麽意思?”壹個跪著的三十多學生模樣的人,忽然直起身,語含驚恐的道。
  “若僅是目光短淺,心胸狹隘,枉讀聖賢書,朕體諒之。若是身懷險惡之心,構陷大明,禍在當世,罪在千秋,其心當誅!這,這是要向我們身上潑臟水嗎?”
  “道理粗淺,蒙童知之,卿等皇之而上,居心何在……難道說,皇帝要對我們動手了嗎?”
  “農夫與蛇,誰是農夫,誰是蛇?院長,我們怎麽辦?”
  這群讀書人還跪在地上,已經惶恐,忐忑起來。
  當今皇帝的殘暴是有目共睹,連宗室都被殺了個七七八八,豈會又在意他們,屠刀說舉起就會舉起!
  “梁園,現在該如何?”壹個老者走過來,面色凝重。
  “是啊,皇帝突然這般下旨,是不是表示,朝廷要對我們下手了?”從院後走出壹個中年人,神情擔憂。
  被稱為梁園的人,是壹個五十多,身穿長袍,瘦削凜然,五十多歲,精神矍鑠的半百老者。
  他名叫馬猶龍,天啟四年任江西督學,趙南星被罷,他辭官歸裏講學,趙南星“遣戍死”,他帶著壹幫學生從鄉裏入京,壹直在城西的“清都書院”開堂授課。
  作為趙南星最得意的弟子,他自然為他老師登高吶喊,不停的喊冤,也數次謀求入仕。失敗後,這“清都書院”也就成了“針砭時弊”,抨擊朝局最為激烈的地方,隱隱為某壹群人的領袖,聖地,“宇內相望”。
  雖然這些人鬧的很不像話,但明朝學風向來開放,因言獲罪的極少,加上朝廷以及朱栩都沒有動他們的意思,他們就壹直活蹦亂跳的到了現在。
  馬猶龍倒是很平靜,目光在人群中看了眼,見都是自己人,便道:“妳們也聽到了,朝廷或許已不能繼續相容我們,我打算即刻南下,去南直隸,妳們是否跟我走?”
  “我們跟著老師走,反正朝廷也容不下我們!”
  “沒錯,再待下去,等來的就是緹騎了,不走待何時!”
  “走走,都走,皇帝昏庸,朝廷愚昧,我們喊的再大聲也無用,還不如南下,聯絡同道,來日再上朝堂,到時壹呼百應,滌蕩乾坤!”
  “好,梁園,我們跟著妳走,這裏確實不能待了,趕緊走!”
  “對,立刻收拾的東西,我去聯絡商隊,不,我們分兩批,壹批路上,壹批水路!”
  “有些東西趕緊燒了,不能帶在身上,還有壹些書信,不能留!”
  壹群人七嘴八舌,飛快動了起來。
  馬猶龍都點頭,與幾人商量壹番,不到壹炷香時間,這座在京城算是赫赫有名的“清都書院”,人去樓空。
  他們卻始終沒有想過朱栩這道詔書的內容,絲毫反思都沒有。
  並且,自始至終,朱栩以及內閣六部的朝廷都沒有動他們的意思!
  這道旨意,實際上是內閣根據朱栩的話擬定的,已經是盡可能的緩和,若是依照朱栩的原話,不知道多少人會羞愧而死。
  很快,這道旨意的內容就流傳出去,在京城大街小巷傳播開來。
  “果然還是皇帝高瞻遠矚,這火器如此厲害,我大明要是禁了,只怕離亡國就沒多遠了。”
  “是啊,這不就等於是騎兵殺馬,盾兵扔掉盾牌,弓箭手扔掉弓箭嗎?還如何作戰?如何保衛大明?”
  “嘿嘿,這幫大人們從來沒上過戰場,據說,他們認為戰場靠的是‘仁德’取勝……”
  “噗!”
  “要是‘仁德’能打勝仗,還要士兵幹什麽?要九鎮幹什麽?何須為建奴苦惱那麽多年?”
  “人在家中坐,決勝千裏之外,半部論語治天下……”
  “哈哈哈……”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