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傳道

日日生

玄幻小說

山東濟州府,天氣炎熱。
暮色下太陽終於舍得下山,被烘烤了壹天的大地,才稍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七十五章 佛道

我在六朝傳道 by 日日生

2023-10-25 22:28

  杭州城,靈隱寺。
  山寺內外都是森森古木,將石徑小路襯得蒼翠出塵,沿著淙淙的泉水,隔岸的飛來峰造像愈顯古樸肅穆。
  李漁前來拜寺,身後跟著李俊還有朱武。
  進到寺內,李漁順著陡峭的階梯往上,不遠處大殿的壹角飛檐從樹蔭中斜逸而出,在沈靜的視線裏飛躍壹個弧度,在這莊嚴肅穆裏凸顯出壹抹輕盈的靈動,頗有“深山藏古寺”“禪房花木深”之意。
  靈隱寺有五座大殿,分別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藏經樓和華嚴殿。
  天王殿寺中最大的別院,歷史也最為悠久。院中的建築多是數百年前佛門盛極之時建成,那時候號稱江南佛國,杭州就有壹百零八寺。如今還保留著壘石成臺、上築木構的古制。
  石臺高約四、五尺,比大相國寺的二尺臺基還要高得多,用大塊的原石敲打密接,外表再修成平整的龜甲積,便如城塞工事壹般。
  而建築的外壁則不用磚石,皆以整顆完整的桅杉或金絲楠等珍貴木料刨成寸厚壁板,靠榫卯相接而成,毋須壹根鐵釘。梁上也無多余的裝飾,然鬥拱堆疊如層巒,更見工法的巧妙。
  金絲楠的木料筆直而節少,木紋裏帶有金絲,不上漆也不怕蛀腐,而且越用越見光亮,滑順如繅絲,故而得名。
  也因此院裏的建築都不用漆,不同於壹般寺院五彩斑斕、極描精繪的裝飾,只露出光裸油亮的木色,在陽光照耀下隱帶輝芒,襯與滿院的蒼茂松柏,散發出壹股古老寧靜的莊嚴與肅穆。
  “三位,我們監寺有請。”
  李漁點了點頭,邁步進去,雖然他號稱佛門公敵,但是在江南,如今大家都有壹個敵人,那就是方臘。
  李漁來到靈隱寺,最低要求就是讓他們保持中立,不要在自己和清溪洞決戰的時候,來個背刺。
  當然,他們要是肯出分力,那是更好。靈隱寺內,高手不少,實力遠勝洞虛宮的道士。
  負責給他們引路的是德輝禪師,他對李漁看不出絲毫敵意,畢竟李漁雖然號稱佛門公敵,實際上只損害了大唐三大寺和大相國寺的利益。
  四人邊走邊聊,到了壹處奇特的建築之前,這種構造的佛寺建築,李漁以前從未見過。
  那建築壹樣是由切割方整的灰色大石砌疊成龜甲狀的臺基,上頭的屋舍等全是木構,只是木色油亮中泛著著絲絲金縷,遠遠望去,好像琥珀壹般。
  顯然這院子的年代久遠,猶在滿園建築之上,要知道靈隱寺已經是接近千年的古寺了。但最奇特處卻非古舊,而是建築的詭異結構。
  感受到李漁的目光,德輝禪師笑道:“此乃我寺始祖頓悟之所在——大悲樓,正是他留下這個大悲樓,讓後人以此為中心,建造了隱靈寺。”
  李漁點了點頭,這地方確實奇巧壯闊,仔細研究壹番,應該會有所得,可惜今日時間不多了。
  感覺每壹個有底蘊的宗門,都有些精奇的建築,蘊含著無窮的奧秘。
  難怪大門大派中,容易出修為高深的人,比如這靈隱寺,以後就會有壹個道濟活佛,也就是俗稱的濟公。
  走到天王殿內,壹個和尚坐在蒲團上,他的身材很魁偉,雖然不及魯智深,但是也不遑多讓。
  李漁四人進來之後,他擡起眼皮,壹旁的德輝笑道:“主持師兄,此乃正經大聖李漁,也是正經門的掌教。李掌教,此乃本寺主持,德韶法師。”
  德韶站起身來,雙手合十,道:“久聞正經大聖之名,今日壹見,果然風采出眾。”
  李漁也微微彎腰,道:“德韶大師佛法高深,我也是久有耳聞。”
  “請!”
  李漁找了壹個蒲團坐下,大殿內散發著壹股經久愈濃的佛香,德韶問道:“李掌教從汴梁來,必然是有事。”
  “方臘為禍江南久矣,朝廷準備徹底剿除此寇,女皇陛下派我前來,略進綿薄之力。”
  德韶心中暗暗點頭,朝廷這壹次勢在必得,以前大宋的兵馬太弱,將帥無能,讓方臘撐到了這般氣候。
  自己曾窺視過嶽飛大營,如今嶽家軍遠非昨日宋軍能比的,這次又把李漁派了過來,勝算大增。
  別人或許不知道,德韶這樣的高僧,不可能不知道李漁的厲害。
  “有李掌教坐鎮,想必這次方臘插翅難逃了。”德韶說了壹句客套話,李漁在等下文,但是他卻沒有說。
  想要作壁上觀?
  李漁嘆了口氣,說道:“方臘為禍江南道,大師以及靈隱寺身為江南道佛門魁首,無數的信徒和僧侶翹首以待,希望大師能施以援手,共誅此寇。”
  德韶點頭道:“我靈隱寺雖然式微力寡,但是此舉自然義不容辭,德輝,妳帶十個弟子,去軍營中為死去將士超度。”
  “是,主持。”
  李漁扶著膝蓋,站了起來,呵呵壹笑。
  在他身後,李俊和朱武都隱隱帶著壹絲怒容。
  德韶恍若不覺,繼續說道:“李掌教要走麽?貧僧當親自送掌教下山。”
  “不必了。”李漁擺手道:“我李漁上得了山,就下得去,法師在此安坐即可。”
  李俊也冷笑道:“法師在此安坐,就是最大的支持。”
  三人拂袖而去,德輝面帶憂色,說道:“主持師兄,不派人就不派人,或者讓我帶弟子們去走壹趟,何須激怒此人。”
  德韶笑道:“江南道佛道兩家,都不歡迎林靈素和他的傳人,這裏屬於方臘也好,屬於大宋也好,我們都是閉門修煉。唯獨不能讓江南道落入此人手裏,妳看汴梁的大相國寺,我常恐我們靈隱寺也淪為他的道門。”
  德輝湊了上去,小聲道:“師兄的意思是?”
  德韶輕輕搖了搖頭,說道:“且靜觀其變,在必須時候在出手。”
  ……
  “江南道有今日,絕非趙佶壹人之過,我看江南道本身,已經爛透了。”李漁冷聲道:“尤其是佛道兩門。”
  李俊道:“掌教,大戰在即,不宜多生事端。”
  李漁回頭,看向蒼翠掩蓋中的靈隱寺,笑道:“我自有手段來對付他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