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風流

上山打老虎額

歷史軍事

 本是個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腦,壹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成為士紳家族的壹個私生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三十六章 謀劃

庶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

2018-7-3 19:47

  葉春秋只好跟傳話的謝府門子告辭,話都說得這麽明白了,再死賴著,確實很不合適,只好泱泱而回。
  倒是剛剛回家,錢謙便興沖沖地來了,錢謙笑吟吟地道:“春秋,找妳好苦,本來是想去翰林等妳下值,誰曉得錯過了時辰,便尋到妳家裏來了,呀,這宅子可不壹般啊,破費不小吧。”
  說罷,錢謙那雙大眼便冒著星星,很戀戀不舍地將目光從小廳中的瓷瓶和屏風上移開,有壹種心疼的感覺。
  葉春秋看了他壹眼,含笑道:“焦黃中在獄中如何?”
  錢謙收回心思,壹臉不爽的樣子道:“倒是逍遙自在,谷公公命了劉千戶審理他的案子,這劉千戶和他關系不錯,因而在詔獄裏,給他尋了個幹凈的牢房,平時都是好酒好菜供應著。”
  “噢。”葉春秋笑了笑,道:“有勞錢大哥了。”
  錢謙反而怒了:“春秋,此人這樣害妳,可是現在他逍遙自在,多半最後要查的東西也是不了了之,他爹是內閣閣老,說不定很快就要被放出來,天曉得什麽時候又官復原職,妳怎麽壹點兒也不急?春秋啊……做人不能太善啊,妳看看那狗壹樣的東西,差壹點將妳害死,現在每日在詔獄裏吃著肥雞肥鴨,夜裏睡覺,還得讓人供奉著蓮子羹,甚至……甚至他的小妾隔三岔五還會去‘探視’,妳居然還笑得出來,真真混賬啊,我老錢都看不下去了,妳倒是好,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葉春秋莞爾笑了,很不以為意地道;“他活不過幾天了,我為什麽要急?”
  “什麽?”錢謙楞了壹下,不明所以。
  葉春秋卻也只是輕松壹笑,沒有繼續說下去,留錢謙在家裏喝了壹會茶,錢謙有些坐不住:“喝茶不如喝酒,下次我帶幾壇好酒來,明日清早要當值,就不打擾了。”
  送走了錢謙,葉春秋便靜下了心來,將自己關在房裏,拿出紙筆,開始搜尋資料。
  玻璃……其實要制造出來不算難,可難就難在大規模的生產。
  想要造價低廉,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高溫溶爐的問題,因為需要壹千三百度的高溫,溫度,顯然是壹切冶煉和生產的基礎,而就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藝來說,顯然要上壹千三百度的高溫有些困難,因而建立高溫熔爐就成了眼下最迫切的問題。
  葉春秋在光腦中搜尋了幾個高溫熔爐的資料,便開始壹個個檢驗起來。
  後世現代化的設備自然是需要排除的,只能尋壹些近代的熔爐,不需通電的那種,他拿著筆比比劃劃了足足到了子時,有些吃不消了,這才趕忙去睡了。
  次日依舊是去翰林院,點卯之後,發現時候還早,鄭侍學等人還沒來,便和戴大賓閑坐喝茶,接著才入宮進了待詔房。
  不過今兒小皇帝並沒有尋自己去待詔,鄭侍學刻意等了壹些時候,見宮中沒有音訊,終於恢復了舊制,委派了個待詔翰林前去伴駕了。
  眾人都覺得稀奇,平時小皇帝只要到了時間,都會命人直接指名道姓的叫葉春秋的,怎麽今兒卻有些不同了?
  莫非……失了聖眷?
  很快這個念頭便被打消,顯然這有些不太可能。
  葉春秋的神藥剛剛使陛下壹箭五雕呢,現在朝野內外,都洋溢在喜悅的氣氛之中,據說莊重的劉健劉學士,清早在內閣裏請了各部的部堂去商討接下來告祭太廟、進行大典的事宜,短短幾句話,就失笑了七八次,總是忍俊不禁,老淚都笑出來了。
  別人不知小皇帝的心思,葉春秋卻是明白,小皇帝這是給自己時間謀劃鎮國府的事,所以他假裝拿著奏疏,卻拿著筆墨在案牘上比比劃劃,依舊在尋找制造玻璃的最有利方案。
  制造容易,可是大規模制造就必須得先設立壹個工坊出來,無論是高溫熔爐還是倒模,乃至於工藝的流程,都必須得謀劃好。
  壹方面講究的是方便快捷,其二要能保證大規模的生產,除此之外,還有要盡力使制造流程傻瓜化,所謂傻瓜化,就是盡力的減少不必要的程序,減少質量對匠人的影響,畢竟壹個玻璃工坊,不能和瓷器壹樣,完全依靠匠人的手藝來決定生產的好壞。
  所以葉春秋就這樣枯坐了壹日,選出了幾個最可行的方案,卻又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從其中選出壹個最優的方案出來。
  這般的刪刪減減,壹日就這樣過去,舅父那兒,則是開始負責選址了,匠人和人手也已開始招募,也就是說,為了這個鎮國府的大業,至少在前期,舅父是需要貼出壹筆銀子的,不過他非但不肉痛,反而精神奕奕,這個時代,對於孫琦這樣的人來說,錢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了,而發揮自己的影響,能夠與宮中搭上關系才最重要。
  幾日之後,葉春秋拿出了壹個最有利的方案,緊接著繪制了圖紙,交代孫琦負責建造作坊,作坊的地址也已選好了,就在通惠河附近,所謂通惠河,便是連接京師與北通州的運河,所有的漕運和水運,都可以從京師通過通惠河抵達北通州,而後北通州再經由大運河直接進入江南。
  既然是要建作坊,當然是要在靠近運河的地方,而那兒的地價倒是不菲,不過這對於葉家來說不算什麽大問題。
  接著便是開始建立作坊,同時孫琦也開始在北京城買下幾個店鋪。
  高溫熔爐的建設,完全是依靠葉春秋的標準來的,葉春秋通過這個時代的生產水平和實際情況,繪制的工坊圖紙,請的也是京師享有盛名的匠人。
  需要用什麽磚,用什麽工具,孫琦幾乎時刻都在工坊那兒盯著,而葉春秋大抵心裏有了數,便將這些俗物都交給了孫琦去辦。
  八月初九,眼看著中秋佳節就要到了,京師裏多了幾分節慶的氣氛,葉春秋清早到了待詔房當值,卻有宦官來:“葉待詔,陛下請妳去陪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