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布道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吳禎萬萬沒有料到,花雲這個夯貨竟然到了自己前面,妳丫的吹得那麽狠,臉皮呢?
  可惜的是,沒等他質問,花雲就搶先發難了,“吳禎,吾兒在武學,妳的兒子哪去了?”
  哪去了?
  我兒子在應天太學啊!
  他微微遲疑,沒有說出口,花雲卻已經毫不客氣起來,“好啊,我就知道,妳不老實?想來求藍先生幫忙!我告訴妳,癡心妄想!藍先生為人師表,壹碗水端平,斷然不會幫妳作弊的!”
  藍玉怔了怔,其實我也沒有那麽正直……而且我和張相不壹樣,他是稿費就夠吃了,還夠幾輩子人吃。
  我不行啊,而且要想成為武人表率,就沒法貪贓枉法,妳們要是能孝敬點,我還是很高興的。
  再有,藍玉也覺得稀罕,這幾個貨怎麽回事?
  明明還義憤填膺,滿腔悲憤,替唐陸鳴不平……怎麽壹轉眼就臉都不要了?
  藍玉只覺得自己太年輕了,他還把握不住。
  必須找人請教了,他想去張希孟的府邸,奈何張希孟去了宮裏,聽說是商議高等武學事宜了。
  藍玉只能回家,坐了壹會兒,他就去姐夫常遇春那裏。
  常遇春的府邸占地很大,裏面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遍地石鎖、木樁,還有個挺大的沙坑,圍著壹圈,是平整的跑道,十八般兵器架子,是壹樣不差。
  常遇春持著長槍,耍得虎虎生威。
  藍玉連忙擺手叫好,“姐夫,妳這本事,去夫子廟撂地,都有富裕!壹天十幾貫,比妳的俸祿都多!”
  常遇春氣得差點倒仰!
  我堂堂壹個國公,跑去當江湖賣藝的?
  藍玉,要不是我打不過妳姐,我能把妳腦漿子捏出來。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藍玉咬了咬牙,“姐夫,我就問妳件事,妳說唐陸壹案,死得那麽慘,妳們就沒有兔死狐悲的意思?怎麽就這麽快過來了?”
  常遇春眉頭微皺,想了想,就哂笑道:“說不傷心,那是假的!可傷心又能怎麽樣?十多年征戰,哪個人不是見慣了生死,身邊的人倒下去就倒下去了。不管多傷心,不還是要站起來,繼續殺敵,妳不往前沖殺,又憑什麽立足?”
  藍玉稍微思忖了壹陣,也點頭了,確實,這麽多年,大家夥就是這麽過來的。現在有新的利益拋出來了,那麽大的壹塊肥肉,誰還糾結唐勝宗和陸仲亨的死,誰就是腦子不好使,分不清輕重緩急了。
  “姐夫,妳有什麽打算沒有?往下要怎麽辦?”
  常遇春摸了壹把額頭的汗,輕笑道:“我能怎麽辦?陛下早就跟我訂了娃娃親,咱是太子的嶽父。妳說我除了老老實實,領兵打仗,我還能幹什麽?”
  藍玉壹怔,還真別說,自己姐夫不糊塗。
  太子嶽父,那就是未來國丈,嚴格算起來,也是外戚。
  這個位置其實挺尷尬的,別說人家待見不待見妳,常遇春本身也不敢隨便結交朋友,拉幫結夥……
  難怪啊,大好的日子,只能在家裏練槍!
  “可憐!好生可憐啊!看起來,還是我這個藍先生最舒服啊!”藍玉晃著拽上天的步伐,得意洋洋,回家睡覺去了,這壹覺睡得格外香甜。
  到了第二天,藍玉晃晃悠悠,剛到學校,就接到了通知,張相要來武學授課。
  “張相,他要講什麽?”
  耿炳文和平安都搖頭,“我們也不知道,不過張相能講什麽都是好的。都有好些年了,沒聽到張相講課,我們都準備了筆記。”
  藍玉心說我成天去張相府上,可比妳們有運氣多了。不過轉念壹想,自己最好也準備點,閑聊天和正式授課,肯定不壹樣。
  話說回來,張希孟到底能講什麽,也著實讓藍玉好奇。
  壹轉眼七天過去,真正到了講課的這壹天,張希孟壹身月白色的長衫,戴著方巾,身形修長,飄飄灑灑,別的不說,照著他這個賣相塑壹個神像。能直接放到東嶽廟,當成東華帝君供著。
  值得壹提,在京許多文武官吏,全都到了。
  藍玉還看到了毛貴,很是驚訝。
  “妳們外務部不是很忙嗎,妳來湊什麽熱鬧?”
  毛貴白了他壹眼,“藍玉啊,我聽說吧,妳總是以張相學生自居,我可提醒妳,畢竟我是跟張相壹起發過文章,外務部就是依據張相文章來的,我這算是嫡傳,妳最多是個旁聽的。”
  藍玉頓時瞠目結舌,竟然無言以對。
  “那我問妳這位嫡傳弟子,張相今天要講什麽?妳可知道?”
  毛貴只是微微壹笑,“知道,但無可奉告!”
  ……
  “今天面對大家夥,我想談的壹個問題,就是怎麽看待這個世界。”張希孟笑容和煦,娓娓道來,“在先秦的時候,有人認為我們居住的地方,是小九州,在赤縣神州之外,有八個小九州,構成中九州。而在中九州之外,又有大九州。”
  “而在秦朝統壹天下之前,我們這壹片赤縣神州之地,天子居中,四周盡是諸侯,拱衛天子,這個叫五服制。我不是具體講這個的,大家夥可以請禮部過來,他們說得肯定更好。”
  張希孟繼續道:“秦漢以後天下壹統,我們看待這個世界,就是我們居於天下之中,四周山海相隔,盡是蠻夷之地。不過隨著蒙古遠征,滅國無數,我們知道,在西域之外,還有遠大於中原的土地,說我們是天下中心,未免有些不合適了。”
  “這些是我們過去的認識,我只是粗略說了下。接下來我想講的是,我們大明朝,需要什麽樣的秩序!我們該怎麽對待外面,如何看待蠻夷……”
  張希孟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了壹陣,讓大家夥稍微思忖。
  最先有所感悟的不是那些文臣,也不是藍玉,而是毛貴。
  張希孟所講,正是他壹直在鉆研的內容,先生還真是看得起自己啊!
  “我們需要壹個什麽樣的天下,我想前些時候,在重新規劃均田的時候,已經露出了端倪。就是在我們這片中原大地,在神州上國,奉行均田之策。準許女人讀書為官。照顧窮人,大興教化,讓每個人都讀書識字。我們法令嚴明,聖君在朝,賢臣輔佐。雖然在地理上,我們未必是天下的核心,但我們有著最繁榮的文化,有著最高等的文明,有著最博學的子民。在國家治理上面,遠遠超過其他蠻夷之地。”
  “這就是華夏的核心,這個核心區域,向東,向南,都達到了大海。向北要推到荒漠草原,向西,到達西域。籠統點說,也就是漢唐故地,我們祖宗達到的極限。”
  “這個核心區域之外,離著最近的壹圈,應該是以皇室宗親,藩王封地為主。這壹圈由藩王掌控,他們盡量仿效大明,采取和大明類似的治理方式,在大明之外,形成壹圈屬地,保護中原之地。”
  “在藩王之外,要有壹圈總督之地。這壹圈主要的特點,我們會派遣總督,安排兵馬,互相通商,盡量讓他們貼近中原,但是可以準許當地的君王存在,只要接受大明冊封,聽從大明的旨意,並且願意接受總督管轄,就可以安享太平。”
  “而在這壹圈之外,就是需要控制關鍵節點的地方,比如壹些海上的交通要路,我們必須掌握在手裏。至於最外壹圈,只要能和大明順暢貿易,不發生沖突即可。”
  張希孟娓娓道來,劃了壹圈又壹圈。
  很多人是完全聽不懂,尤其是花雲這種,他屁股來回挪動,左顧右盼,心說劃了這麽多圈,咱到底是哪壹圈的?
  不會是在外面的壹圈,根本沒人管吧?
  這時候毛貴輕咳壹聲,“張先生劃分的幾個等次,讓我也茅塞頓開啊!赤縣神州,中原核心。在這裏,是我們必須拿出心力,做到最好的地方。均田,教化,不能有半點差錯。誰敢違背天條,誰就要掉腦袋!”
  “而在次壹等,諸位藩王屬地,就可以稍微寬松壹些,均田之政,不必那麽嚴格。”
  花雲眼前壹亮,就是可以兼並唄?
  不過貌似他還不是藩王!
  “藩王轄地之外,其實就類似原來的藩屬國,原來他們只要向中原納貢稱臣即可,中原王朝不大會幹涉他們的事情。但是為了確保這些國家忠於大明,奉行華夏教化,則需要安排總督前往。”
  毛貴將目光落到了花雲等人的頭上,這幫武人總算明白過來,原來是讓他們去海外當總督啊!
  什麽總督,分明是土皇帝啊!
  這個好,實在是太好了!
  在張希孟看來,任何國家的疆域都是有極限的,就像是蒙古帝國,疆域那麽遼闊,但是對不起,即便蒙哥汗在位的時候,西半部疆土也是由拔都掌控的。
  等到元朝立國之外,西域之外,就跟大元朝只剩下名義上的關系了。
  張希孟規劃了這三層,幾乎就是大明掌控的極限。
  接下來就是壹些關鍵的節點,要掌握在大明手裏。
  最後針對那些力不能及的地方,只要保證通商,並且能了解他們的情況,也就足夠了。
  在場眾人,靠著毛貴的解釋,勉強弄懂了張希孟的意思。
  可問題是張相公講這個幹什麽啊?
  能有什麽用?
  幹脆讓我們往外面打就是了,還不是搶到哪裏,就是哪裏!
  張相這次講的不如以前好,差評!
  可就在這堂課剛剛結束,禮部就傳出消息,琉球中山國仰慕大明風華,自願歸附,請求上國派遣官民,教化蠻夷。
  朱元璋對於這個彈丸小國的請求格外重視……琉球心懷上國,忠心可嘉。仰慕華夏,雖為蠻夷,實則與大明子民無異。
  故此派遣總督壹人,率領文士,攜帶書稿,渡海教化,自此之後,琉球為華夏之國矣!
  這道旨意下來,琉球雖然不大,但卻拔得頭籌。
  而且之前高麗鼓動過不征之國的事情,很可惜,在張希孟這裏,沒有不征之國,只有自願歸附的華夏之國,還有不那麽聽話,需要教訓的蠻夷之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