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總是會停不下來的刷存在感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2
“而我這裏,哪怕是五期下來,也不過不過數百貫……”王洋的心情顯得份外的輕松與美麗。
之前自己存了七八千貫的樣子,可是自打買了宅院之後,幾乎直接把錢都給搗騰光了,再加上後期還要推倒重建,王洋很苦逼的發現自己又壹夜回到解放前,典型的貧下中農。
“可妳就不怕這麽做,天長日久,那豈不是虧得大了?”柳依依估摸壹算,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道。
“放心吧,虧損不了,不信妳們等著瞧好了……到時候壹定會讓妳們大吃壹驚。”王洋嘿嘿的奸笑了兩聲說道。
“而且作為壹位很有節操的生意人和正人君子,我決定給咱們怡紅樓和萬紅精品店免費打兩期的廣告,到時候妳們就可以知道報紙對於廣告宣傳的效果……”
“好呀,那奴家可就拭目以待了。”柳依依嬌憨地打了個哈欠。“希望王大爺您能棋開得勝,開門大吉……走吧師師,陪姐姐說會話去,咱們別打擾妳家主人做美夢……”
“餵!妳這個女人太過份了,就沒妳這麽打擊別人積極性的。”惡膽從邊聲的王洋壹巴掌拍在案幾之後怒喝道。
可惜兩個水靈靈的妞搖曳著靚影已然翩翩而去,根本就沒理會暴跳如雷的王大官人。
“哼!豈有此理,這麽小瞧哥,等著,不讓妳們大吃壹驚,我王字倒起寫。”王大爺憤憤不已地坐了回去。
說幹咱就幹,王洋就開始構思起了第壹期的報紙版面,當然,報紙的名頭壹定要響亮,叫啥呢?巫山日報……
肯定不能壹日壹報,那自己得累吐血怕是都趕不完稿,但是十日壹報又太長了,所以王洋思考了良久之後,決定根據報紙的發行周期,定名為《東京候報》。
因為大宋沒有周這個概念,但是在古代的農歷上,稱五日為壹候,十日為壹旬。五天壹候,為與二十四節氣對應,規定三候為壹節(氣)。每壹候均以壹種物候現象作相應,叫“候應”。
候的“候”應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前者如“水始涸”、“東風解凍”、“虹始見”、“地始凍”等;後者有動物和植物,如“鴻雁來”、“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華”等。
五日發壹期報紙,稱其為候報當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至於內容,當然就簡單了,王大才子的名聲豈是白來的,壹開始的這五期報紙,王洋現如今是窮鬼,也沒有什麽錢去支付什麽稿費,那他就決定自己弄。
先確定的就是首頁……唔,王洋的眼珠子鬼鬼崇崇地轉了半天,突然想到了古代關於報業審核制度的問題。
好罷,王洋決定把《東京候報》這四個字的書寫權留給我們偉大的,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
然後自然就是內容的編排,想當年,人家金庸主是靠著壹只筆養活了壹份報紙。而自己難道還比不過金老濕嗎?
這個時代,小說連載絕對是從來沒有過的,更別說什麽心靈雞湯、心靈毒湯啥的,現如今的大宋文化人除了評論時政之外,平日裏就是閑得蛋疼的吟風弄月,悲春傷秋。
這樣不好,至少憂國憂民的王大才子很不開心,所以,他決定要做的事,自己先寫,起到示範的作用,說不定未來就能夠吸引很多的文學青年加入到了藝術工作的創作當中來,他們不僅僅能夠借此養家糊口,同時還能夠極大的富富大宋的老百姓們的思想藝術文化生活。
王洋很快就確定了幾個版塊,壹個是讀書人們最喜歡看的,那自然是關於科舉的那些策論,嗯,每年考試之後,都會有那些極為仍舊的策論或者是考生的答題每匯編成冊拿來出售。
那麽王洋自然也不會放過每壹種顧客,所以他決定的就是壹張紙,四個版面,第壹個版面,將會註意明農歷的農時,順便還把這個時節,農民伯伯們應該幹些什麽給寫下來,作為提醒。
這些玩意,古代的農書裏邊多的是,摘抄出來印上就行。當然字數不夠,那就繼續湊,還可以挑壹些過去的那些優秀的策論什麽的擱在這裏,反正很正能量的東西都放在最前面,當然,朝庭邸報刊發的時政新聞也可以印上去。
這樣壹來第壹版和第二版就差不多滿了,還有第三版和第四版,第三版則是小說版面,以及詩歌版面。
王洋決定最開始先寫下的章回小說,壹部是古代的神鬼異誌小說《封神演義》,另外嘛,還有壹部老少皆宜的《壹千零壹夜》……
兩部小說,每部卻都只能壹千余字,這樣壹來,第四版卻還有大片的空白,王洋思來想去,考慮了半天之後靈機壹動,把這裏弄成了壹個異國遊記。
反正這個時代的大宋對於整個世界並不了解,或者說就沒有壹個人有讀過世界史,甚至還到過歐美地區旅行過的王洋更了解這個世界。
還有壹些小空白,王洋幹脆就自己上,寫上壹些自己所了解到的女性化妝基礎,還有壹些小生的小竅門啥的,比如怎麽剝蒜輕松壹點,怎麽去除豬肉肉皮上的殘毛等。
至於前後的中縫,當然被王洋拿來打廣告了,前面的中縫打的是萬紅精品成衣店的廣告,而後面的中縫,則是怡紅樓新樓的演出預告……
確定了版面之後,王洋深吸了壹口氣,決定開始創作,以他曾經在學校時,曾經思如泉湧地雙開寫過網絡小說的能力,實在是沒有問題。
不過饒是如此,壹整張的報紙弄下來,也足足花了壹個晚上的功夫。到得第二天清晨,李師師端著早餐出現在王洋跟前之時,這才發現,王洋的案幾之上,擺滿了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文稿,還有四個已然熄滅了的蠟燭頭。
嗯,這是主人說的,到了夜晚,如果要用眼,壹定要讓屋子裏邊的光線最亮。所以每壹次他夜晚讀書或者是寫字的時候,都壹定會同時點四根蠟燭。
不得不說,這樣壹來,整個屋子裏邊的光線的確明亮許多,看東西也不會壹會就覺得眼睛酸澀。
等到王洋從睡夢中醒過來,這才註意到天色已然到了中午時分,而自己昨天夜裏所寫的稿子被整齊地擺放到了壹旁,至於那李師師,正輕輕地哼著那動聽的小調,手中的針線猶如穿花繞蝶壹般地在壹雙鞋底上飛舞。
半啟的房門透進來的光線,落在了她的身上,讓整個衣物仿佛都泛起了淡淡的光輝,看著這位此刻顯得那樣快活靈動的李師師,王洋不禁微微地瞇起了雙目。
“主人妳醒啦?”聽到了身邊的動靜,李師師看到了剛睡醒過來的王洋。“主人餓壞了吧?等我給妳打水來洗漱,才能吃東西,今個劉家嬸子做了新鮮的魚湯,可好喝了……”
看著放下了針線的李師師猶如壹只快活的小彩蝶般忙活不停,王洋陡然覺得今天的天氣是份外的好。壹掃昨天的困頓,報紙自己是壹定要辦的,而且肯定會辦好。
王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李格非家裏邊說出了“寂寞寒窗空守寡”的幾幅下聯之後,短短不到兩天的功夫,便轟然在整個東京傳揚了開來。
主要還是李逾那小子,頭天夜裏邊,從父親那裏得知王洋當著自己父親和東坡先生的面連寫了好幾幅下聯,生生把這貨給佩服得五體投地。
等到這家夥回到了太學之後,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就顯擺開來,莫說是那些太學學子,就算是那位吳助教聽聞了王洋的那些下聯之後,當天連課都不上了,直接就請了個假閉門不出,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過郁悶而無臉見人。
太學的學子們既有貧寒子弟,但也有不少的宦官子弟,於是回家之後顯擺,於是,整個汴梁文化圈和許多達官貴人們都不得不再壹次的感受到了這位王大才子那撲面而來的才氣。
特麽的這貨明明都已經離開了太學了,可偏偏卻總是不忘記刷存在感。特別是蘇東坡那句“日後汝當可坐吾席之右”這句話,更是讓汴梁的人們心中震撼不已。
要知道蘇東坡現在絕對是大宋第壹的文豪,當年的歐陽修在世時亦曾對年輕的蘇東坡言及“後生可畏,我當避他壹頭之地。”
而後果然蘇東坡盛名天下數十載,而今,蘇東坡門下諸多學子才論俱佳,但是,卻只有王洋這位年紀輕輕的才子,讓蘇東坡說出這樣壹番話來。
著實讓人們心裏邊想到的是,莫非,大宋朝又要多壹位不世出的大材了嗎?
特別是“寂寞寒窗空守寡”這幅絕聯,這些日子以來,可是經常被人提及,為啥,還不就是因為沒有人能夠對得上,所以才會讓那些人總是會提起。
而眼下,王洋這位出上聯的人拿出來了好幾個下聯壹擱,那絕對就是啪啪啪的把壹眾文學圈的優秀人材的臉都抽紅了。
而趙煦這位大宋天子卻很是眉飛色舞地看著那幾句下聯,再仔細地與那上聯對照,不得不搖頭感慨道。“難道能讓蘇東坡說出這樣的話來,巫山先生之才,果然難得啊……”
單憑趙煦的話,就能夠聽得出來,這位大宋的年輕天子對於蘇東坡的感觀實在是壹般得很,反倒是對王洋很是看重。
不過好在,蘇東坡對於王洋的那番吹捧之言,連帶總算是讓趙煦對於蘇東坡的感觀也稍微不那麽滿是惡感。
“是啊,臣弟也著實被嚇了壹跳,怎麽也沒有想到,巫山先生居然能夠想出這麽多的下聯來,要知道臣弟這些日子,也曾經仔細的琢磨過這幅上聯,可是半點頭緒也沒有……”趙佶也是滿臉的崇拜。
今天聽聞到了太學那邊傳來的傳聞之後,這貨就坐不住了,直接就竄去找到了王洋,於是讓王洋把那上聯和幾幅下聯壹塊給寫下來之後。
這家夥就屁顛顛的竄入了皇宮之中來尋趙煦,這貨倒也不遮掩,很快,王洋這位老司機對出了那幅絕聯下聯,而且還是好幾幅下聯的消息便傳偏了整座大宋皇宮。
“寂寞寒窗空守寡,梧桐朽枕枉相棲……這個姓王的小子,還真是好才情哪。”高滔滔將上聯和下聯都寫在紙上之後,仔細地打量了半天,不由得不感慨道。
之前高滔滔也知道了這個上聯,自詡才智不遜於男兒的高滔滔也曾經試過去對下聯,卻也沒什麽結果,只得放棄。
可是現在,此事卻又因為王洋拿出來的下聯而再壹次掀起了壹陣不小的波瀾。
“區區小聰明罷了,人家東坡先生不也對出了壹個下聯嗎?”徐得功忍不住悻悻然地小聲嘀咕道。
“蘇學士的確也對出了下聯,不過就連蘇學士自己都承認,他所對出來的下聯,只能說是勉強,又豈有這個下聯與上聯顯得那樣的渾然天成,對仗工整。”高滔滔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解釋道。
“難怪官家想方設法,都想要讓王洋科舉入仕,看來此人,的確是頗有才學的。”
徐得功聽出了高滔滔在態度和感觀上的轉變,心裏邊不由得壹跳,忍不住又想給王尖下眼藥。“只是不知道此人的秉性到底如何……”
“昔日歐陽文忠公在世時,曾對蘇學士言,後生可畏,我當避他壹頭之地。而今蘇學士既然已經見過了他,而且還說出了‘日後汝可居於吾席之右’這樣的話來,足見他對於王洋這小子的欣賞。”
“何況以蘇學士那眼裏邊揉不得半點沙子的性格,若是那王洋若真是秉性不行,他蘇某人和那李格非難道還看不出來?”
徐得功張了張嘴,最終只能啞口無言,心裏邊雖然很不舒服,卻也無可奈何,重要的是王洋那家夥雖然鬧騰得相當的厲害,可壹直沒被有人抓過什麽痛腳。
唯壹被逮著的那壹次,還是因為這貨很明目張膽的把那趙明誠給化妝成女子高懸在國子學的門樓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不過卻也在那天子的維護之下,最終才僅僅只是被太學除名。
可是眼下這貨仍舊是隔三岔五的竄出來刷存在感,而且令人無語的是,這讓壹開始對他根本毫不在意的太皇太後對他也升起了幾分的興趣。
而太皇太後對他感觀的改變,主要還是在於那位蘇東坡,這位才名顯於世數十載的大文豪都說這小子可堪居於其席右。
這話哪怕是被人傳得有些誇張,但是這恰好證明了蘇東坡對他的欣賞。而太皇太後又對蘇東坡是極為欣賞的,所以連帶碰上對王洋的感觀也發生了轉變。
看來,自己想要借太皇太後收拾這個家夥的可能性是越來越低了,徐得功不禁有些郁悶地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