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西風緊

歷史軍事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

十國千嬌 by 西風緊

2025-3-10 21:00

  皇城已被攻陷,壹處宮樓被放起火來,濃煙滾滾。晉陽其它城內或投降、或被攻陷。守軍被人從城內攻打,很難作出什麽有效抵抗,城墻內並排跑幾輛馬車的寬闊坡道就防不住。
  城中四處的戰鬥余波還在發生,但對於郭紹中軍來說,這場戰爭已經結束!
  郭紹從南城城樓上走下來,路過城墻坡道時,臉色有些沈重,但他沒有說話,只是沈默著。地上全是屍體,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只能踩著屍體走。靴子已經被血水濕透,襪子裏腳趾間滑膩非常;磚石、屍體上的血大多已經凝固,但仍然有很多血水,大概是人體裏流出來的組織液。
  他參加過太多戰役,內心對這種場面其實感覺不是很大,有點麻木了……但確實還是難受。因為他並不是個仇視人類的人,他對人有同情心、以及許多最直觀的情感。
  走下城,還有許多戰後的事宜在回稟和安排,周圍的大將和大臣見郭紹沒怎麽理會,便替他安排了諸事。
  郭紹之前緊張、效率、銳利的表現已經不見,堅定而斬釘截鐵的話語消失,此時他連動作也不那麽果決有力了,變得既沈默又遲緩。
  連他自己也很奇怪,原以為攻陷晉陽後會驚喜興奮,但這壹刻到來時只覺得松了口氣。也許那種自我膨脹的興奮會慢慢地到來,但不是集中在某壹刻;勝利帶來的果實是不直觀的,也不是馬上見效的,卻是深遠的。
  盧成勇把馬牽了過來,他下城後便翻身上馬,帶著親兵精銳沿著南北主道向皇城方向而去。不多時,人報城外前營軍府的王樸也進城來了。
  郭紹騎馬在北漢國的皇城前面端詳了壹會兒,他是第壹次親眼看這個“龍城”的權力中樞建築群。皇城內外已經被周軍控制,入城的道路上五步壹哨。郭紹騎馬按劍徑直入皇城。
  在北漢國皇宮正殿門外,郭紹等了壹會兒,王樸和左攸等人都趕了上來。
  周圍的周軍將士發現騎在高大黑駒上的皇帝都在吶喊歡呼,郭紹沒有理會。他從緊張熱血澎湃的情緒下平靜下來,在考慮處理北漢國君臣的理念……登基後,郭紹從未親自上陣作戰;取得壹次又壹次大勝,他明白不僅僅靠鼓動將士情緒就能成功的,恰恰因為是在多數實務上走了比較正確的路,像壹個掌舵的船長壹樣在調節軍隊各個層面的理念。
  王樸等人下馬躬身作拜,王樸的老臉很激動,說道:“賀喜陛下,半月攻陷北漢國都城!陛下之威,天下仰視。”
  “免禮。”郭紹從馬上翻身下來,把韁繩丟給前面牽馬的盧成勇。
  郭紹深思,認為不能像戰前壹樣痛罵北漢主了……起碼要給人主以尊重,因為他自己也是統治者,不能太過貶低人主的地位;給將士和天下人灌輸統治者壹輸就什麽都不是的印象,是在給自己的地位找不痛快。
  他鎮定地對王樸說道:“北漢主是被本國朝中壹些奸佞臣子蠱惑,那些奸臣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顧大義引遼軍屠戮本族,讓北漢國主陷於不義,讓河東百姓和大周百姓都深受其苦,要嚴懲治罪!但河東百姓無時無刻不盼王師到來,救民於水火之中。”
  王樸聽罷臉色壹凝,尋思了好壹會兒道:“陛下英明,壹眼便洞察北漢國的積弊!前營軍府諸官吏將查實罪證,讓那些奸臣之家名正言順被定罪,以告慰天下。”
  郭紹對王樸的見識非常滿意,當下按劍大步向臺階上登上去。周圍的武將親兵以及文官簇擁著他,壹大群走上北漢國的宮殿。
  及至宮門內,卻見壹個身穿黃色龍袍的年輕人,以及兩列文官武將跪伏在殿中。人們見壹群人進來,擡頭看著郭紹等人,沒人認識誰是皇帝;郭紹身穿戎服披著甲胄,模樣完全只是個武將。
  但忽然有人喊道:“罪臣等叩見大周皇帝。”
  不知是怎麽認出郭紹的……可能看到穿著紫色官袍的大員都簇擁著壹個披甲之人的緣故。
  郭紹大步走了上去,徑直走向穿龍袍的人面前,應該就是北漢主劉鈞。劉鈞這時雙手捧起玉璽,高高舉在頭頂,竟是壹句場面話都說不出來了。郭紹註意他的手在顫,頓時有點失望……北漢軍還是很有戰鬥力的,但是北漢高祖留下的家底;眼前這個北漢主顯然不如當年隨時想找機會進攻中原的劉崇。
  郭紹也壹言不發,伸出右手毫不客氣地壹把將玉璽抓了回來,怒目回顧左右,殿中君臣忙把身體伏得更低。
  此時此刻,長期指責大周郭家篡奪劉家江山、以為不共戴天之仇的積怨,壹下子就“化解”了。
  郭紹興趣不大地轉身離開了正殿,走了出來。他在臺階上屏退左右,轉頭看向王樸和左攸,沈聲道:“找杯毒酒,給劉鈞送去,省事壹些。”
  王樸沒有吭聲,但也沒反對。
  左攸抱拳道:“陛下,此事臣去安排,便宣稱北漢主氣急暴病而亡。”
  郭紹點頭,扭了壹下上身,擡頭又看了北漢國的大殿重檐壹眼,轉過身向下步行。
  不給北漢主定罪,讓他體體面面地死,郭紹覺得沒什麽不妥。什麽劉家殺郭威全家、郭家又奪劉家江山這等仇恨,郭紹連壹點感覺都沒有,事不關己……但是,在郭紹心裏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就是北漢主,雖然郭紹不願意給他定罪,但死了那麽多人,不殺他實在難以接受;況且北漢國就是被戰爭強行滅國,大周對其國家無條件有處決權,殺其國主也無可厚非。
  弱肉強食的世道,失敗的人死,如此而已。
  別的軍令,郭紹就不想自己費心了,前營軍府主要由樞密院文官組成,有成套的文官組織,他們會酌情上奏進言如何善後、如何賞罰、如何安民。
  “楊業在哪裏?”郭紹這時只問了壹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