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章

羅織經 by 來俊臣

2024-12-2 19:49

  問罪卷第十
  法之善惡,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罰罪也,乃明罪焉。
  譯文 法律的好壞,不在條文本身,而是它的執行;刑罰的根本,不在如何處罰犯罪,而是如何確定犯罪。
  人皆可罪,罪人須定其人。罪不自招,密而舉之則顯。上不容罪,無諭則待,有諭則逮。人辯乃常,審之勿憫,刑之非輕,無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釋耳。人無不黨,罪壹人可舉其眾;供必無缺,善修之毋違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
  譯文 人都是可以定罪的,加罪於人必須先確定對象。罪行不會自動暴露,密告並檢舉他就會讓罪行顯現。君主不會容忍犯罪,沒有諭旨就耐心等待,有諭旨就馬上逮捕。人們自辨無罪是正常的,審訊他們不要心存憐憫,刑罰他們不能出手輕微,這樣做他們就沒有不招認的。有的人因為拒不認罪被責打致死,這種情況可用畏罪自殺來解釋說明。人沒有不結黨營私的,給壹人定罪便可揭發出他的同夥;供狀必須沒有破綻,把被告供狀編撰修補使之不違反真實。事情做到這樣,罪案就可以成立了。
  人異而心異,擇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潰。
  譯文 人不同他們的思想就有差異,選擇他們的薄弱之處加以攻擊,他們的精神就會崩潰。
  身同而懼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憐不可存,憐人者無證其忠。友宜重懲,援友者惟其害。
  譯文 人的身體相同害怕責罰也相同,用他最畏懼的東西給他動刑,他就壹定會屈服。不可以存有憐惜,憐惜別人的人並不能以此證明他的忠正。朋友應該從重懲處,幫助朋友的人只能給他自己招來禍害。
  罪人或免人罪,難為亦為也。
  譯文 加罪於人或許能避免被人加罪,此事雖不容易也要勉為其難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