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吧_性吧_sex8_杏吧有你春暖花开
标题:
残酷与否,教育总是社会竞争的映射
[打印本页]
作者:
dasima111
时间:
2020-3-16 22:49
标题:
残酷与否,教育总是社会竞争的映射
[VIPtou]viptou[/VIPtou]
雍正十二年,掌管一省文教的俞鸿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例被腰斩处死之人。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俞监考许州(今河南许昌)时,妻妾奴仆泄了题,俞收了银子。
丑闻嘛,一经散播,便如覆水。弹劾很快到来,行贿的童生们骨头软,未及加刑,争相抖露。
腰斩之际,尚未气绝的俞,蘸血连书七个“惨”字。雍正爷获悉,恻隐难平,就罢了此刑。
透过现象看本质,清宫戏里不堪的四爷特发谕旨:
今观俞鸿图赃私累万,则各省学政之果否澄清,朕皆不敢深信矣。……嗣后各省若有考试不公徇情纳贿者,经朕访闻,除将学臣从重治罪外,该督抚亦必照溺职例严加处分。
翻译过来便是,各级官员,朕已经不相信了,为了扎紧制度的篱笆,今后凡涉科举一事,有胆敢徇私舞弊者,无论品级,严惩不贷。而各地一把手,亦会被追究渎职之罪。
高昂的违法成本下,此后一百多年,类似案情多有收敛。
时移事迁,清末咸丰年间,另一场科举舞弊案,震惊朝野。而这一次,不再是寻常的夹带,而是内外勾结下的调包。
案发后,由副国级的一品大员柏葰领衔,共七人,血溅菜市口。
史料记载,事迁国本,咸丰大怒。
所谓国本,说到底,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底裤。
而教育公平,不过是政府肯不肯为它花钱,花多少钱的问题。
199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沈委员当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面说:“政府说话不算话。”
事出有因,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在本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可这个比例却在‘八五‘期间严重下滑。1995年滑到谷底,只有2.41%。
到了世纪末,经济危机余波未消,财政极为紧张,政府花钱的地方多,对教育的投入自然就少。
也是在这一年,国家机构改革,包分配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捉襟见肘的财税大势面前,教育这块分得的蛋糕,愈发可怜。
转机出现在11年,温总在会见中外记者时称:“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次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他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讲到:“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其中,温总之所以一再强调地方财政的配合作用,是因为地方政府在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局面下,天然缺乏对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与动辄拉动地市GDP好几个百分点的铁公基项目,“百年大计”见效慢、周期长的弊端,显而易见。
至于为什么非得是4%?
按《人民日报》的观点,4%是基于国际标准和我国国情提出的。
简言之:一、新世纪以来,入市的红利逆转了教育投入的节节败退。二、国力与国情决定着政府在教育投入这块的多寡。
有钱了,办教育,第一条当然是转移支付的兜底工程。
2006年6月29日全国第十届人代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
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也就是说,自打0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免。
为什么要全免,最直观的解释就是张麻子口中的那三句“公平”。
而14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刊文纪念邓公诞辰110周年时写到过:
没有公平,就失败了。
党媒还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实话!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呢?当然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
为此,教育部门是煞费苦心,比如,取消小升初考试,取消学费,就近入学,取消评定重点,扶持薄弱学校,关停偏远乡村小学。
一句话,让同一区域不同阶层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大致对等的教育资源。
这套路,按说,没毛病。
可随着新一轮人口迁移和婴儿潮的到来,一切被打破了。
因为,教育部门的老爷们突然发现,资源不够用了,就算把教室给撑破了,也不够。
之前被合并或砍掉的那些学校,早已沦为了“菜地”。
怎么破?
几经“科学”的论证,民间资本走上了前台,这便是新千年后,民办学校雨后春笋般发展的大背景。
草创之初,各民办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考不过公办学校。
彼时,国人眼中,办教育,当然是公办的厉害。
重赏之下见勇夫,为了打造品牌,民办学校不惜以优厚的待遇,网罗各科名师。资本的逻辑倒也简单——没有教学质量,很难有口碑,自然没有生源,也就没有利润。
漂亮的年报,意味着20倍的PE。
即便如此,民办教育亦未能对各公立学校造成威胁。直到,有人看破了这个局。
决定教学质量的,从来都是生源!
决定教学质量的,从来都是生源!
决定教学质量的,从来都是生源!
而这,恰恰是教育工作者们刻意回避的。
把准了脉,还怕治不了民办教育发展的病症?很快,民办学校出台各种招生优惠政策——奖学金制度,竞赛推荐制度,面试制度等等。
哪怕一届只招收一个班,也要控制生源质量!
如此,潜伏三年,家长们不禁发现,咦,好学生怎么都去了民办学校!
坊间议论,肯定是他们那,教学质量过硬,或者是学校风气好,也有可能是教学模式更加现代化。
不经意间,原先乏人问津者,一下子成为了香饽饽。而趋势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消失。
供求打破后,挑(mian)选(shi)自不可少,从才艺展示,到奥数能力,再到家庭出身。目的从来只有一个——严格控制生源。
不消十年,教育界的马太效应,就此形成。
哦,对了。
前年吵得纷纷扬扬的上海家委会事件,涉事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小学(民办),2016年的幼升小录取率,为11%。
你没看错,是幼升小!
其实,早在2013年,《学习时报》刊文指出,重点高校中农村孩子的比例在减少,北大为例,20年里农村学生的比例由30%下降到10%。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最后一句话,我是怀疑的。
应该说,
越来越多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为什么?
于控制舆论的上流社会而言,知识与见识这样的好东西,从来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读书无用”,那是说给穷人听的。
同时,因为公办教育所承担的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所致,当大量的底层子弟流向公立学校后,城乡差距及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碰撞下,其直接的后果便是劣币驱逐良币。
试想,当底层人民用尽全身力气去维持两班倒的生活之后,面对各种签名、核对、登记、检查等家庭教育责任,该是多么的力不从心。
怨声载道者,不只学生家长。
公立教育系统本身,也在“乡野文明”面前,战栗不已。
笔者曾就读于全县排名最末的高中,老师们为了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常常疲惫不堪。还记得一堂历史课,年轻的历史老师无奈的抱怨到:后面斗地主的同学,出牌的声音,可不可以小一点啊!
如此氛围,择校便成为了有一定经济条件或人脉资源家庭的不二选择。
而乡野文明带来的恐慌,一旦形成气候,便会迅速蔓延。
随着恐慌加剧,民办教育的发展终于获得了中产及以上家庭的拥护,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而旨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民办资本,却意外成为了放大教育不公的推手。
回顾当下,莫不如此。
钱的事,最终还要钱来解决。
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8.94%。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13.21%、6.82%、9.60%、10.70%、8.11%、9.75%。
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六年保持在4%以上。
其中,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最快,高职高专紧随其后。政策层面,是国家加大了在普惠性幼儿园和职业教育等领域的投入。
一句话总结,高层是关心她的基本盘的。
此情此景,作为困难群众的我们,心中滋味,定是百转千回。
因为,于阶层流动而言,教育是为数不多的机会。
我曾反复在队里强调一个观点:
学校教育,或者说应试教育的残酷,是社会残酷竞争的映射。
拿广为人所诟病的奥数来说,倘若数学还有培养人的成分在里面,那奥数的存在,一定是为了区分人。
奥数是非常完美的筛选工具,即可以筛选出智力高下,还可以甄别贫富。
以前,我们那个时代,奥数还有普惠的价值,能者上。 现在不是了,我去看了培训班的学费门槛,普通收入家庭,要咬咬牙。
之前一些机构垄断了奥数的证书,所以,需要到指定的机构学,才有效。 而优质私立学校的门槛,又挂钩奥数,导致,不太富裕的伪中产,需要自己的孩子进入其中。
而中产焦虑的本质,是中产的不可世袭,一代都不行。
所以,就到底是应该减负与增加教学内容这个话题上,我倾向于后者。 我的观点是,公立学校,应该提供充分的教学内容与时间,而不是下午四五点放学,以保证广大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充分享受公共服务。
我观点的理由是,我们不应该把社会激烈的竞争,从学校教育中,割裂开来。学校教育,或者说应试教育的残酷,是社会残酷竞争的映射。
无法否认,公立教育外,我们底层拥有的资源,太可怜了。而最傻的行为,就是我们这个阶层,让自己的孩子,活在素质教育的幻觉中,为四五点放学鼓掌,为不上晚自习叫好,为周末放假欢呼。
而社会竞争的残酷,却是囿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所限——不能为年轻一代提供那么多既能实现人生价值,又体面的工作。
半个多世纪前,持续十数年之久的知识青年下乡,从另一个侧面看,是城市无力为广大的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
换句话说,城镇就业资源是稀缺的,稀缺则带来竞争。
彼时,回城靠什么,有多残酷。李小璐染指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的作品《天浴》,可窥一斑。
而公平总是相对的,作为对比,以一张考试卷成绩优劣,来决定个体获得资源的多寡概率,无疑阳光透明。
当然了,仍然有许多“章泽天”们,可以另辟蹊径,走进清北,到达人生巅峰。正因为此,我们穷人,更应该捍卫的,是这一制度的尽可能的不变味、不走偏,不被玩弄,不被亵渎。
然后,在规则中,坚持些,刻苦些、努力些、自觉些、发奋些。
至于那些认为,普通人的日子, 也挺好,流水线工作,还不错,孩子高兴就成……
这篇文章,与你无关。
于共鸣者,我真心希望,以后你们告诉自己的孩子,为何要在学业上多下功夫时,讲清其中的逻辑。
告诉他们世界本来的样子。
残酷,却有必要。
作者:
南草北杏
时间:
2020-3-16 23:05
存量博弈之中,达官贵人,自有生路。小人物的命运,才是国运。
作者:
xx5408
时间:
2020-3-17 10:50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有些人一直鼓吹所谓的快乐教育、减负,那是给社会底层用的!现今,富豪们的子女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学习负担比一般人重多了,当然,还有一些纨绔子弟,这是富豪们的幌子,那些只不过是被淘汰的子弟,也是让社会看的,他们不想让你看到的,你就看不到!
作者:
孤独单一
时间:
2020-3-18 15:32
这世界,本来绝大多数人就是挣扎额。
作者:
1534672662
时间:
2020-3-18 21:18
好长啊,说实话我没看完
欢迎光临 杏吧_性吧_sex8_杏吧有你春暖花开 (http://www.chigua29.fyi/)
Powered by Discuz! X3.2